搜索

您好,欢迎登陆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官网!

022-26587366-6004

.

致电咨询:022-26587366-6004
写信咨询:
tjshqqtsg@163.com
版权所有 ©2010~2017 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
津ICP备10200417号-2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天津

>
>
>
邵公庄(自立)萃韵音乐
周二至周日 
 09:00-17:00
周一闭馆
致电咨询:022-26587366-6004
写信咨询:tjshqqtsg@163.com

邵公庄(自立)萃韵音乐

发布时间:
2021/10/15 09:12
浏览量

    邵公庄(自立)萃韵音乐,始创于清嘉庆年间(1798年前后),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七月十五日(1842年),邵公庄(自立)萃韵老音乐会正式成立。以家族传承方式,就地传承至今已有168年历史。老会曾出过“皇会”在《皇会考记》中有记载,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将老会前行法器部分以“萃韵法鼓”之名辑入书中。演奏用乐器“洼引”是老会自制极具民间原生态唯一独有的表演乐器,从选料、制作到吹奏也是老会自创的、独特的一种方式,老会行会时配有其他吹奏乐器,即保留原有的古曲、昆曲,河北梆子、京剧等唱腔,还将法鼓的表演技巧融为一体,坐敲的法鼓表演形式及俗称半副銮驾之称的行会执事(仪仗)场面宏大、雍容壮观,迥异他会。
    邵公庄地处漕运发达的御河岸边,是明万历年间,姓邵太监跑马圈地而形成的村庄,居住在邵公庄的花农、菜农、船工、私人作坊们利用农闲时节及工余时间聚在一起,以吹奏乐器休闲娱乐。当时城西有许多庙宇,特别是每年的盂兰盆节都要在邵公庄的下游举行佛事祭祀活动,演奏佛乐,放荷灯,受大环境的影响,由村里冯姓祖先“老憨爷”把乐手们组织起来,利用村内的土地庙为活动场所,组建成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萃韵老音乐会。
    表演时,“洼引”演奏者居中,其独特的吹奏方法音色浑厚、清脆、婉转、共鸣达到了舒缓委婉、音韵无穷的效果。笙、笛、弦乐器、武场配器和谐有序,在没有音响设备的空场上它的音高、声远是其他笙笛等乐器无法比拟的,深受百姓的喜爱,在多次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表演活动中得到了较高的赞誉,多家媒体多次给予报道、并编著刊物。
    2003年邵公庄大面积拆迁,老会的房子被拆除,其所有物品全部封存西青道千禧园地下室。至今没有固定活动场所,无法开展活动。现有部分会员对相关曲牌、乐器、法器、有所掌握,如不能及时挖掘整理,将难以恢复,濒危状况严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