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您好,欢迎登陆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官网!

022-26587366-6004

.

致电咨询:022-26587366-6004
写信咨询:
tjshqqtsg@163.com
版权所有 ©2010~2017 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
津ICP备10200417号-2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天津

>
>
>
春分 | 春分雨脚落声微,柳岸斜风带客归

春分 | 春分雨脚落声微,柳岸斜风带客归

发布时间:
2021/03/20 17:34
浏览量

二十四节气之春分
春分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。春分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正是昼夜相等之时。春分有三候:“一候玄鸟至,二候雷乃发声,三候始电”。

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。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一个“分”字道出了昼夜、寒暑的界限。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,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。农历书中记载:“斗指壬为春分,约行周天,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,又当春之半,故名为春分。”春分后阳光直射位置北移,北半球渐趋昼长夜短,气温升高,中国大部分地区夏熟作物将进入春发阶段,北方怕旱,南方怕涝,是夏熟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。


节气民俗

春倌说春:唱“报春歌”又叫“说春”,歌唱者称谓叫“春倌”。“说春”的风俗,历史悠久,陕南的汉中地区尤为盛行。群众中久有“春倌来报喜,新年万事吉”之说。“说春”是一种民间自发性活动,因报春歌的形式简便、活泼、风趣、健康,所唱的内容都是“恭喜发财”、“兴旺发达”之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,所以很受人民欢迎。

放风筝:春分期间是放风筝的好时候。放风筝主要是为娱乐健身,引颈仰视,抻拽引绳,强身祛病。中国幅员辽阔,在我国风筝的发展演变中,东西南北各地都产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类型,其中北京、天津、山东潍坊、江苏南通最为突出,被誉为四大风筝产地。我国的风筝千姿百态,种类繁多,因地域的不同,风俗习惯有所差异,所以使用的材料和扎制风筝的方法也不尽相同。例如北京风筝受皇城文化的影响,呈现出色彩绚丽、制作精美的特征,讲究扎、糊、绘、放四艺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。

春分养生:春分一到,雨水增多,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℃,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。而春分节气后,气候温和,雨水充沛,阳光明媚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,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。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、寒暑,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。无论是在精神、饮食、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,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。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,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,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、平衡的状态,这是养生保健的根本。


节气俗语

春分分芍药,到老不开花。
春分时节,分株栽种的芍药不开花。指芍药分株不宜在春季。

不到春分地不开,不到秋分籽不来
指只有过了春分才可以种地,过了秋分才可以收获粮食。

相关诗词

踏莎行·候馆梅残
宋 · 欧阳修
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薰风暖摇征辔。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,楼高莫近危阑倚。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
【赏析】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。上片写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,下片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居者对他的怀念。它以对句开头。候馆、溪桥,点明征途;梅残、柳细,点明时令,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片初春景色。
第三句接着仍然写了初春景色,春风已经是暖洋洋的,原野上的春草也散发着一阵阵的香气,而旅人却正在这么吸引人的环境之中,摇动着马缰,走上征途。这句承上启下,由春景过渡到离愁。四、五两句,接写中途所感。在这么美好的春光中,不能留在家乡,和爱人一起欣赏景物,却要跋涉长途,到遥远的地方去,怎么能够不兴起离愁呢?马不停地走着,离家是愈来愈远了。这离愁,正像沿途经过的河流。春水是那样地无穷无尽,永远不断,眼前所见与心中所感,真是再也没有这样吻合的了。抽象的感情,在词人笔下,变成了具体的形象,这就不但使人更其容易感受,而且这种感受还极为亲切。以流水与离愁关合,是词人们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。
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,于是推想到居者也一定相同。她必然是痛心流泪,登高望远,而产生如张先词中所写的那种“嘶骑渐遥,征尘不断,何处认郎踪”的感伤了。“楼高”以下三句,是行者心中设想的居者心里的话。她说,别上楼去靠着那高高的阑干痴望了吧!人已经走得太远,望不着了。能望到的,只不过是一片长满青草的平原,即使望到了草原的尽头,又还有春山挡住了视线,而人又还在春山之外,如何看得见呢?行者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居者的离愁,又由居者有离愁而想到她会登高望远,想到她要登高望远而又迟疑不决。层层深入,有如剥蕉。
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
本内容由中国知网“公共服务在线”分享

周二至周日 
 09:00-17:00
周一闭馆
致电咨询:022-26587366-6004
写信咨询:tjshqqtsg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