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乐虫八蜡庙高跷创于清代咸丰年间(1851年–1862年),位于红桥区大伙巷徐家冰窖信义堂。由于此地位于“三河五岸”,码头文化极盛,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民间花会,并十分活跃。普乐虫八蜡庙高跷老会是其代表性的花会之一。老会传承至今约有150年的历史。传承人有六代。第一、二代创始人留存资料可查。第三代传人于万河(外号“老北风”),因其是民国初天津出类拔翠的艺人,功底深厚,技艺超群,能在八仙桌上“打八下”(连贯打八个棒槌动作)而名噪一时。第三代曾参加过皇会演出。第四代艺人张国华,人称“活鱼翁”,据说京剧前辈刘汉臣、赵松樵也争着观看他的表演,传为佳话。
老会所演的是《施公案》中黄天霸捉拿恶霸歹徒费德恭的故事,生动优美、富有特色、极为精彩,迥异于他会。其突出特点是,角色都以京剧“虫八蜡庙”的人物为蓝本,服饰、装扮也完全一样,并配以京剧中每个人物特有的道具,脸谱和头面严格按照京剧要求,一丝不苟。从前出会时,曾由“泥人张”第三代张景祜 、第四代张铭为此勾画脸谱。如此讲究的化妆,再加上精美的服装,非常吸引观众。天津卫有句俗话“西码头的棒槌、窑洼的伞、虫八蜡庙出会不用演”,意思为虫八蜡庙高跷会的阵容,角色的仪态,不用表演就能倾倒观众。
“文革”期间老会道具遭毁,仅保留了1923年制作的园笼等几件旧物。1983年老会恢复,并积极参加演出活动:1985年1月1日庆祝天后宫和文化街开街,1987年在文化街庆祝国庆节,1988年庆祝天后宫建宫662周年出会。2003年老会址拆迁。在双环村街道办事处大力支持下,安排了新的会址。目前,人员缺乏、经费困难。现正努力吸收培养新人。
1
老会历史照片
老会会员在表演中